NY_T 2646-2014 水稻品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
ID: |
7B0E7392B49D4390822E566266C58300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47 |
页数: |
10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,B 15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/T 2646—2014,水稻品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,技术规程,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,blast resistance in rice variety regional test,201470-17 发布 2015-01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,NY/T 2646—2014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 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、广东,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、中国水稻研究所、中国农业科学院,作物科学研究所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,所、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谷铁城、陶荣祥、朱小源、胡小军、曾波、杨仕华、王洁、卢代华、吴双清、郭晓莉、,杨秀荣、李求文、刘永峰、肖放华、郝中娜、陈进周、高汉亮、田进山、王文相、王德标、韩海波、江健、董海、,赵剑锋,I,NY/T 2646—2014,水稻品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的有关定义、鉴定方法、调查方法、数据计算、抗性评价,及汇总报告格式,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。品种抗病性比较试验、主导品种的抗病性监测可参照,执行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NY/T 1300—2007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,3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 1,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,国家或省级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,3.2,感病对照品种 susceptible control variety,品种鉴定时选定的当地相应熟期的感病品种,3.3,诱发品种 disease spreader variety,在试验品种和感病对照品种四周种植的当地高感品种,3.4,鉴定网络 evaluation network,在ー个稻作区内3个或以上稻瘟病常年发病区设置的鉴定圃,3.5,鉴定年限 years of evaluation,与区域试验同步进行的两个正季生产周期,3.6,苗叶瘟 !eaf blast of seedling,水稻三叶期以后秧苗叶片上发生的稻瘟病,3.7,穗瘟 panicle blast,水稻抽穗后穗颈和枝梗上发生的稻瘟病,3.8,节瘟 node blast,水稻抽穗后茎秆下部稻节上发生的稻瘟病,1,NY/T 2646—2014,4鉴定方法,4. 1苗叶瘟鉴定,采用人工接种或自然诱发鉴定,4. 1. I人工接种,试验品种种子浸种、催芽后,按顺序分别播种在带孔、装有细土、穴间隔3cm的塑料盘中,每个品种,10粒.15粒。浇水盖土,保证正常出苗生长。接种前3 d.5 d酌施氮肥,保持稻苗嫩绿,秧苗3叶.4,叶期时,选择当地致病性较强和致病频率较高的3个或以上菌株(抱子液等比例混合)喷雾接种,抱子液,浓度约为2X10ラ个胞子/mL,接种量以所有叶片上布满抱子液为限。接种后置于25℃.28℃的恒温室,内,遮光保湿24 h,然后去除遮光条件,并定时喷雾保湿。试验设2次重复,4. 1.2自然诱发,试验品种种子浸种、催芽后,选择晴天播(种)于旱地或湿润秧田。苗床宽110 cm,播种前划行、插,牌,双幅播种,幅宽40 cm,幅间距30 cm,按顺序条播,条宽2 cm~3 cm條间距5 cm,每条播种约100,粒,然后压谷。两幅中间播诱发品种,播种宽度为20 cm ,与双幅分别相隔5 cm。旱地适当浇水,保证正,常出苗生长,试验设2次重复,4.2穗瘟鉴定,鉴定圃宜设置在雾多、结露时间长的常发病稻区,选择土地平整、土质肥沃、排灌方便的重病田块,采用育苗移栽、自然诱发,育秧方式参照NY/T 1300—20070本田每个品种栽5行,每行6穴,每穴2,棵.4棵基本苗,株行距为13. 3 cmX20 cm,品种按顺序排列。每幅试验品种四周种植2行诱发品种,每个熟组栽插1个感病对照品种。施肥量高于当地生产水平,并在水稻抽穗前5 d增施一次氮肥。鉴,定圃治虫不治病(纹枯病严重田块需用井岗霉素进行防治)。试验设2次重复,5调查方法,苗叶瘟在感病对照品种发病达7级或以上时调查,每个品种以发病最重的10株为调查对象,每株,调查发病最重的叶片,取发病最重的3株平均作为品种评价的依据。苗叶瘟调查分级标准见表A. 1,穗瘟在水稻黄熟初期(80%稻穗尖端谷粒成熟时)每个品种调查发病最重的稻穗,不少于100穗,穗瘟单穗损失率分级标准见表A. 2,苗叶瘟和穗瘟调查记载参见表B. 1和B. 2,感病对照品种苗叶瘟病级、穗瘟病级未达7级,该组试验无效,6数据计算,6. 1苗叶瘟病级,苗叶瘟病级按式(1)计算,GLB,^(NDLXGDL),TNL (1),式中:,GLB——苗叶瘟病级;,NDL各级病叶数;,GDL——各病级代表值;,TNL——调查总叶数,6. 2穗瘟发病率,穗瘟发 病率按式(2)计算,2,NY/T 2646—2014,TNDP,IDP = X 100 (2),式中:,IDP ——穗瘟发病率,单位为百分率(%);,TNDP——发病穗数……
……